EC4820/M直流變換模塊
名稱
|
型號
|
編碼
|
單位
|
定購指南
|
備注
|
直流變換模塊
|
EC4820/M
|
02130836
|
PCS
|
根據(jù)系統(tǒng)要求配置個數(shù)
|
智能風冷設(shè)計,含輸入輸出插座(附件)
|
指示燈
|
指示標識
|
狀態(tài)
|
指示含義
|
(綠色)
|
電源指示燈
|
亮
|
有直流輸入電源
|
滅
|
無直流輸入電源
|
||
(黃色)
|
保護指示燈
|
亮
|
直流輸入過/欠壓, 模塊過溫,
模塊不均流
|
滅
|
無告警或保護發(fā)生
|
||
閃爍
|
模塊與主監(jiān)控模塊通訊中斷
|
||
(紅色)
|
故障指示燈
|
亮
|
輸出過壓, 地址重復,
模塊嚴重不均流*
|
滅
|
無故障發(fā)生
|
||
閃爍
|
模塊風扇故障
|
||
備注*:系統(tǒng)上模塊的平均電流>6A 而模塊的電流小于 1A 時,判斷為嚴重不均流故障
|
管腳號
|
管腳功能
|
1
|
接直流輸入正端
|
2
|
接直流輸入負端
|
3
|
接保護地
|
管腳號
|
管腳功能
|
管腳號
|
管腳功能
|
1
|
輸出正
|
4
|
CAN-
|
2
|
空
|
5
|
CAN+
|
3
|
熱插拔
|
6
|
輸出負
|
項目
|
EC4820/M
|
備注
|
|
輸入過壓保護點
|
>320Vdc, 恢復回差>10Vdc
|
保護后無輸出
|
|
輸入欠壓保護點
|
<85Vdc, 恢復回差>10Vdc
|
保護后無輸出
|
|
輸出過壓保護點
|
硬件
|
58.5~60Vdc
|
保護后無輸出,需手動恢復
|
軟件
|
通過監(jiān)控單元可設(shè)范圍 56~59Vdc,50mS 延時保護
|
二次過壓鎖死模式*
|
|
輸出短路
|
輸出自動限流至 160%額定限流點
|
故障排除后可自恢復
|
|
過溫保護
|
檢測溫度達到預設(shè)置自動保護
|
保護后無輸出,可自恢復
|
|
風扇故障告警
|
風扇出現(xiàn)故障或者堵轉(zhuǎn)時自動告警
|
告警時無輸出,堵轉(zhuǎn)故障排除后可自恢復
|
|
風扇溫度控制
|
采用溫度和電流聯(lián)合控制風扇轉(zhuǎn)速的方式
|
|
|
備注*:
二次過壓鎖死模式:
軟件保護后,直流變換模塊無輸出。5 秒鐘以內(nèi),直流變換模塊將自動重新啟動,如果在 5 分鐘內(nèi)過壓再次發(fā)生,直流變換模塊將再次停止輸出,直到手動恢復。如果直流變換模塊輸出電流小于額定電流的 10%,則軟件過壓保護功能將不起作用
|
序號
|
項目
|
指標
|
1
|
遙信
|
將直流變換模塊的保護信號(直流輸入過、欠壓,輸出過壓,模塊過溫等信號)和故障信號傳遞給監(jiān)控單元
|
2
|
遙測
|
測量直流變換模塊的輸出電壓、電流,上報監(jiān)控單元
|
3
|
遙控
|
根據(jù)監(jiān)控單元的命令,控制直流變換模塊的開/關(guān)機
|
4
|
遙調(diào)
|
根據(jù)監(jiān)控單元的命令,調(diào)節(jié)直流變換模塊的輸出電壓
|
根據(jù)監(jiān)控單元的命令,在 10%~100%范圍內(nèi)調(diào)節(jié)直流變換模塊的輸出電流限流點
|
項目
|
指標
|
工作溫度
|
-5℃~45℃滿性能,-40℃可以正常起機,+45℃到 70℃功率降額
|
儲存溫度
|
-40℃~70℃
|
相對濕度
|
5%~95%
|
大氣壓力
|
80 kPa~106kPa
|
冷卻方式
|
智能風冷
|
項目
|
指標
|
輸入電壓
|
88Vdc~320Vdc,(88Vdc~176Vdc 輸出限功率)*
|
輸入電流
|
≤10A
|
效率
|
≥90%
|
項目
|
EC4820/M
|
輸出電壓范圍
|
42Vdc~58V
|
額定輸出電流
|
20A
|
最大輸出電流
|
33A(48V)
|
電壓上升時間
|
3~8 秒(軟啟動時間)
|
輸出恒流范圍
|
10%~165%
|
電話衡重雜音
|
≤2mV
|
峰峰值電壓:
|
≤100mV(0Hz~20MHz)
|
穩(wěn)壓精度
|
≤±0.5%
|
動態(tài)響應
|
動態(tài)電壓瞬變范圍≤±5%,瞬變響應恢復時間≤200us
|
浪涌電流
|
<150%
|
溫度系數(shù)(1/℃)
|
≤0.2‰
|
均流不平衡度
|
≤±5%(10%~100%額定負載)
|
地區(qū)
|
標準
|
中國
|
GB9254-1998
|
GB/T17625.1-1998
|
|
GB/T17625.2-1999
|
|
GB/T17618-1998
|
|
歐盟
|
EN61000-6-2: 2005
|
EN61000-6-4: 2007
|